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关于环保工作实施情况向社会的公开函(上)
社会各界朋友及监管机构:
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保部 第31号令)的要求,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并让社会各界及监管机构更好地参与到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的环保运行监督中来,现特将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的环保运行情况及近期的监督监测结果如实向社会公开如下:
- 公司基础信息:
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是下载APP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集团公司的主要中药生产基地。生产经营范围有片剂、糖浆剂、颗粒剂、散剂、酒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合剂、丸剂、滴丸剂、凝胶膏剂;中藏药材种植、研究,高原生物开发、收购,中药饮片;药品、食品、医疗器械研究及技术咨询;日化用品、生物品销售;医疗投资管理等。公司性质: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法定代表人:童天才,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212240911941370。注册资金2亿元,注册地址和生产地址均为甘肃省陇南市康县王坝独一味工业园区,占地136亩,现有人员300多人(包括销售人员)。联系人:罗丛江;电话:13981764106;传真电话:0939-5120229
- 排污信息
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主要污染物有使用天燃气锅炉产生的SO2、氮氧化物、颗粒物,以及制药生产产污水排放需要控制的PH、色度、悬浮物、总磷、总氰化物、总氮、氨氮、CODcr、BOD5、、总砷、总汞以及动植物油等指标。污水采用UASB厌氧池+接触氧化处理主体工艺处理达标后由指定的1个污水排口排放。排放浓度、总量和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均见附件1:《甘肃华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1月29日检测报告、2021年4月19日甘肃华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报告;甘肃华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8月22日、2021年10月10日的检测报告;甘肃华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2月22日检测报告》。年度核定总排放总量关键指标见附件2:《og真人》。
- 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锅炉2019年实施了“煤改气”技改,自从该设施运行以来,均能确保处理后的烟尘达标排放;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用于污水处理的UASB厌氧池+接触氧化处理设施为2015年升级改造(日处理能力由200T/d升级为450T/d)投入运行的设施,自从该设施运行以来,均能确保处理后的污水达标排放。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见附件2环境批复报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见附件3:《下载APP》。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见附件4:《og真人》。
- 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
暂无。
特此现向社会各界公开,欢迎监督。
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2022年3月8日
附件1:甘肃华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1月29日检测报告、2021年4月19日甘肃华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报告;甘肃华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8月22日、2021年10月10日的检测报告;甘肃华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1月29日检测报告。
附件2:陇南市生态环境局关于独一味软胶囊产业化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函
附件3:排污许可证
附件4: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环境应急预案
附件1:甘肃华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1月29日检测报告
2021年4月19日甘肃华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报告
甘肃华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8月22日检测报告
2021年10月10日甘肃华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检测报告
甘肃华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2月22日检测报告
附件2:陇南市生态环境局关于独一味软胶囊产业化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函
附件3:排污许可证
附件4: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能提高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处理事故源,控制事故扩大,减少事故损失。在发生突发环境事故时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降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所造成的环境危害,通过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环境应急监测、事故信息的及时发布、受影响人员迅速转移等措施,将事故所造成的危害降低至最低,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和降低财产损失,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做到事故发生时应急措施稳健有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1)《og真人》,2015年1月1日实施;
(2)《og真人》,2008年6月1日实施;
(3)《下载APP》,2000年9月1日实施
(4)《og真人》,1997年3月1日实施;
(5)《og真人》,2005年4月1日起实施;
(6)《og真人》,2011年修正;
(7)《og真人》,2007.11.1施行;;
(8)《og真人》,法释[2013]15号;
(9)《下载APP》,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113号;
(10)《og真人》,征求意见稿,环办函[2008]324号;
(11)《下载APP》,2015.6.5施行;
(12)《og真人》,环发[2012]98号;
(13)《下载APP》,甘环发(2015)46号,见环发[2015]4号;
(14)《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
(15)(20)《下载APP》(陇办发[2019]83号);
(16)《og真人》
(17)《og真人》,国务院591号令,2011年;
(18)《下载APP》HJ/T169-2004;
(19)《og真人》(GB 18218-2009);
(20)《og真人》,2008年8月1日;
(21)《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完整版)》,2013年2月5日;
(22)《og真人》,环保部令 第22号,2012年;
(23)《og真人》(GB18597-2001);
(24)《下载APP》,HJ589-2010;
(25)《og真人》(AQ3013-2008);
(26)《下载APP》(QSY1190-2009);
(27)《og真人》(征求意见稿)2012年10月;)
(28)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环评报告、批复、验收、环境监测报告等相关资料。
1.3工作原则
公司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系统极其响应程序时,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全体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生态环境部门的指导,使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成为区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公司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造成的环境污染,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与社会影响相适应。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4)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为og真人和其他公司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全厂范围内现有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发生突发事件情况下,若产品、产量、原材料发生变化或改变生产工艺,必须重新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og真人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有:乙醇库原料桶发生泄漏、爆炸事件;乙醇库、车间、仓库发生火灾事件;污水处理站无法正常运行而影响周边环境。本预案适用于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突发以上环境污染事件处置能力的应对工作。
1.5事件分级
1.5.1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根据2014年1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函〔2014〕119号印发《og真人》,按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级,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重大环境事件(II级)、较大环境事件(III级)和一般环境事件(IV级)四级。
一、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
二、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三、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 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四、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性群体影响的;
5. 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厂区内或设施内局部辐射污染后果的;铀矿冶、伴生矿超标排放,造成环境辐射污染后果的;
6.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尚未达到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级别的。
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1.5.2og真人事件分级
结合og真人实际情况和风险评估报告,参考《og真人》中规定的事件分级,针对可能产生环境污染事件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危害程序、影响范围、内部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可以调动的应急资源,为方便管理、明确职责,将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从重到轻依次分为重大环境事件(I级公司级)、较大环境事件(Ⅱ级车间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Ⅲ级岗位级)。
(1)重大环境事件(I级公司级)
凡是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件:
发生乙醇大量泄漏、爆炸事件,影响范围超出公司控制范围的;乙醇库、车间、仓库发生大型火灾等事件,其影响范围超出公司控制范围的;污水处理站故障无法运行,导致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下游环境污染事故,其影响范围超出公司控制范围的:
(2)较大环境事件(Ⅱ级车间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
发生乙醇泄漏,且有发展为大量泄漏趋势的事件,影响范围在公司控制范围内的;乙醇库、车间、仓库发生火灾事件,影响范围在公司控制范围内的;污水处理站运行异常等事件而致使,影响范围在公司控制范围内的:
(3)一般环境事件(Ⅲ级岗位级)
除重大环境事件(I级)、较大环境事件(Ⅱ级)以外的其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1.6应急预案体系
1.6.1内部应急预案关系说明
本突发事件环境应急预案是我司根据《og真人》甘环发(2015)46号,环发号[2015]4号制订,包括了综合环境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综合环境应急预案是针对环境风险种类较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突发事件制定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件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内容。现场处置预案是针对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或物质制定的应急预案,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综合应急预案是总体性应急预案,现场处置预案是针对某一物质的具体预案,综合环境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之间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完善。
og真人内部应急关系如下图:
1.6.2外部应急预案关系说明
og真人与陇南市生态环境局康县分局、康县应急管理局、康县消防大队等部门之间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在这些外部单位介入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时,各应急组织单位将无条件听从调配,并按照要求和能力配置应急救援人员、队伍、装备、物资等,提供应急所需的用品,与外部相关部门共享区域应急资源,提高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2基本情况
2.1单位概况
2.1.1单位名称
单位名称: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单位法人:童天才
单位地址:康县王坝独一味工业园区
邮 编:746500
单位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从职人数:300人(厂部)
传 真:0939-5120229
监督单位:陇南市生态环境局、陇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陇南市生态环境局康县分局、康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
2.1.2企业概况及生产情况
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是下载APP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集团公司的主要中药生产基地。经营范围有片剂、糖浆剂、颗粒剂、散剂、酒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合剂、丸剂、滴丸剂、凝胶膏剂;中藏药材种植、研究,高原生物开发、收购,中药饮片;药品、食品、医疗器械研究及技术咨询;日化用品、生物品销售;医疗投资管理等。公司性质: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注册地址和生产地址均为甘肃省陇南市康县王坝独一味工业园区,占地136亩,现有人员600余人。
该公司拥有符合GMP标准、国内先进的片剂、软、硬胶囊、糖浆、颗粒、散剂、酒剂7条生产线,拥有取得批准文号的品种36个。主要生产产品包括:独一味胶囊、参芪五味子片、脉平片、前列安通片、宫瘤宁胶囊、平喘抗炎胶囊、止咳祛痰颗粒、复方杜仲片等32个品种。国家药典品种8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3个,6个全国独家生产品种(全国独家产品:独一味胶囊、参芪五味子片、脉平片、前列安通片、平喘抗炎胶囊、止咳祛痰糖浆)。其中占公司年销售70%的“独一味胶囊”是由公司独家研发的剂型,目前该产品年销售额已超过2亿元,在全国中药止血镇痛药中排前三位,已成为国内医药的知名品牌。参芪五味子片为独具甘肃特色的安神中药,年销售已超过7000万元,脉平片、前列安通片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新药“宫瘤宁胶囊”成为新的销售增长点,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这些产品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
2.1.3生产规模
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共占地136亩,2014年、2019年公司对生产厂房设施进行全面升级,已于2015年3月取得2010版GMP证书,目前现代化的厂房设施及代表国内领先技术的先进设备具有年产硬胶囊6.4亿粒、片剂4.8亿片、软胶囊2000万粒、糖浆500万瓶、颗粒剂500万袋的能力。
2.1.4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劳动定员:厂区目前劳动定员300人,其中管理人员30人,技术人员20人,生产人员250人。生产人员多为当地居民,提供午餐,不在厂内住宿。
生产制度:目前,厂区中药提取车间分批次进行生产,每天2~3班,8小时/班,制剂生产线采取1班/天制,8小时/班,年工作时间250天。
2.1.5制剂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⑴中药材前处理工艺
根据企业目前的产品类型,对制药过程中使用的个别药剂需要进行前处理,主要工序为挑选工序、洗润工序、切制工序、炒制工序、破碎工序、灭菌包装工序。根据向企业了解,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剧毒性药材。
①挑选工序:首先将外购来已存入仓库的中药材利用变频立式风选机进行挑选,将其中不适宜切制或达不到相应要求的药材或杂质去除。该工段产生固体废物,固体废物的主要成分为非药用部分药材、沙土。经挑选合格的药材进入洗润工序。
②洗润工序:挑选合格的药材放入清洗机中进行清洗,此过程中有废水产生,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清洗工序采用循环式清洗机,该洗药机自带水箱、循环泵,具有泥沙沉淀功能,为防止有效成分的水解、芳香成分损失,洗药时间不易过长,一般每味药材控制在5~10min,个别吸水性强的药材控制在3~5min(具体时间根据药材性质确定),洗润工序需注意不同品种的药材不得在一起清洗,用过的水不能清洗其他药材。清洗后的药材采用汽相置换式润药机进行润药,润药时为减少药物有效成份的损失,尽可能做到药透水尽,根据药材性质掌握清洗和浸泡的时间。
③切制工序:药材经过清洗后根据药材纹路采用多功能切药机对各类药材进行切制,切制成小的片状物,在此工段产生固体废物,主要成分为药材的边角料等。由于药材切制前进行了润药,更有利于药材的切制,由于药材切制前进行了润药,故在切制过程中无粉尘产生。根据各类药材的不同需求切制完成后。
④干燥工序:切制之后的饮片进行干燥,干燥工序采用带式干燥机(蒸汽加热)通过热风对药材进行干燥,该工段会产生废蒸气。
⑤炒制工序:经干燥后的药材由于其作为饮片时的要求不同,因此,需对不同的药材进行炒制,以加强药物效用,减除毒性或副作用,便于贮藏或服用。经干燥后的药材部分采用炒药机进行炒制,根据火力大小又分炒黄、炒焦、炒炭三种。炒黄是将药物置于加热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炒至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种皮爆烈并透出固有的气味;炒焦是将药物置加热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不断搅拌翻动,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色或焦褐色,并有焦香气味;炒炭是将药物置加热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不断搅拌翻动,炒至表面呈焦黑色,内部焦黄或焦褐色。
⑥粗碎、微粉碎:经炒制后的药材经粗粉机、细粉机及微粉机进行粉碎,该工段会产生破碎粉尘及粉碎机运行噪声。
⑦灭菌包装:粉碎后的中药材经真空灭菌机灭菌后进行分装,去制剂车间。
⑵中药材提取工艺
经润洗后的净药材经配料、称重后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加入一定量的工艺用水用蒸汽间接蒸煮进行提取,提取液经两级过滤后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部分经醇沉、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并获得浸润膏,经微波干燥、粉碎后去制剂车间。
①提取浓缩
本项目除片剂生产线使用的部分药剂外,其余药材均需提取后获得浸润膏去制剂车间。提取分为水提取和醇提,部分药剂水提浓缩液需进行醇沉去除杂质,醇提采用渗漉法。
A、水提:药材有效成分提取采用热回流提取浓缩法。将净药材投入提取罐内,加水提取三次,第一次加水20倍量水,第二、三次各加水15倍量,合并煎液,滤过,药液进浓缩罐采用蒸汽加热进行浓缩,浓缩时产生的二次蒸汽,通过蒸发器上升管送入提取罐作为提取的热源和溶液,维持提取罐内沸腾。二次蒸汽经冷凝器冷凝成热冷凝液,回落到提取罐内作为新溶剂加到药面上,新溶剂由上而下高速通过饮片层到提取罐底部,饮片中的可溶性有效成份溶解于提取罐内溶剂。提取液经抽滤管抽入蒸发器,浓缩产生的二次蒸汽又送到提取罐作为新溶剂,这样形成的新溶剂大回流提取,故药材中溶质密度与溶剂中含溶质密度保持高梯度,药材中的溶质高速溶出,直至完全溶出(提取液无色),此时,提取液停止抽入蒸发器,浓缩的二次蒸汽转送冷却器,浓缩继续进行,直至浓缩成需要比重(1.2~1.34)的药膏,放出备用。提取罐内的无色液体,可放入储罐用于下一批饮片的提取浓缩,当饮片种类更换时,冷凝器中有冷凝水排出,药渣从出渣门排出,统一收后定期外售给肥料加工厂。该工序提取、浓缩均在真空负压下进行,其中提取工序温度在90℃~100℃,浓缩工序温度在50℃~80℃。
B、醇沉
部分经水提取浓缩工艺得到的提取液进入醇沉罐,采用乙醇搅拌混合,经静置、冷却、二级过滤(滤布过滤、微孔过滤),再经过蒸馏得到浓缩液,蒸馏浓缩至三分之一,蒸馏产生的乙醇蒸汽通入精馏塔内,精馏塔塔底采用直接蒸汽加热,使乙醇和水进行分离,塔底定期排放一定的废水,塔顶的气相经冷凝器冷凝后进入冷凝液罐,冷凝液罐中乙醇送入回收罐,供醇沉工序循环使用,微量不凝气排出。该装置可将生产过程产生30%~40%乙醇精馏至85%~90%。
C、醇提:部分药材需要提取药材中可用生物碱及其盐、甙类、挥发油及有机酸类等物质,需采用一定浓度的乙醇用渗漉法提取。经粉碎后的净药材投入渗滤罐,根据提取的不同成分,调节至所需浓度的乙醇做溶剂,浸渍24小时后,经过滤后获取渗滤液,漉液与初漉液合,停止渗漉,压榨药渣,压榨液与渗漉液合并, 再加水搅拌混合,经静置、冷却、二级过滤。漉液采用低温浓缩。
⑶片剂、硬胶囊剂、颗粒级生产工艺
原辅料在十万级洁净区经称量、粉碎、过筛后复秤、配料,中药浸膏或浸膏粉经称量后配置成浆液或底料,在喷雾制粒干燥机上制成干颗粒或在湿法制粒机上进行混合制粒,制好的湿颗粒在喷雾制粒干燥机或热风循环烘箱中进行干燥制得干颗粒,干颗粒在进行整粒、筛选、总混;总混后的颗粒经经含量测定检验合格后,或上胶囊填充机进行胶囊填充,或上旋转式压片机进行压片,或上自动颗粒包装机进行颗粒分装;填充好的胶囊经磨光,素片经包衣后在泡罩包装机或塑料瓶自动分装线中进行分装,送出洁净区,在外包装室内装盒、装箱后得成品,成品经最后检验合格后入成品库。
⑷软胶囊生产工艺
原辅料在十万级洁净区中经称量后,中药浸膏或浸膏粉加辅料配置成药液、明胶等溶解后制成胶液,去软胶机压丸、定型、洗丸、干燥、拣选后在泡罩包装机或塑料瓶自动分装线中进行分装,送出洁净区,在外包装室内装盒、装箱后得成品,成品经最后检验合格后入成品库。
⑸糖浆剂生产工艺
原辅料在十万级洁净区中经称量后,浸膏和辅料一起进行溶配,配好的药液经离心过滤得到澄清液,将清液进行瞬时灭菌后,送入口服液全封闭无菌定量灌装机,按照产品规格要求进行罐装,旋盖后送出十万级洁净区、贴签、装盒、装箱后得成品,成品经最后检验合格后入成品库。
⑹凝胶剂生产工艺
将辅料经破碎、过筛、称量后混合,加热软化制成巴布剂基质,在同独一味浸润膏混合均匀,进行涂膏、裁剪激光超微打孔、覆盖防黏膜、装袋,最后完成装盒、装箱等.
以上各工序分车间进行,其中提取浓缩、醇沉、沉淀过滤、蒸馏工序在提取车间进行,配料、离心过滤、灭菌、包装工序在制剂车间进行。
工艺流程如下图。
2.1.6污水处理设施概况
污水处理站位于南厂区东南侧角,建筑物共占地583m2,设计处理规模为450m3/d,采用“UASB+接触氧化法”的处理工艺,同时在污水处理站东侧设一座450m3的事故应急池,防止污水处理站设备检修和故障时废水外排,主要工艺过程有:格栅池→调节池→反应池一、反应池二→初沉池→高效厌氧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反应池三、反应池四→絮凝沉淀池→清水池→排放口。技术简述如下:
- 格栅: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与生产废水首先进入格栅使废水充分混合,并去除大颗粒杂物后进入调节池,工艺尺寸3×1.5×2.2,利用原格栅池,设置人工格栅一台;
- 调节池:作用是对进水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内设穿孔管曝气系统和污泥泵,工艺尺寸25.5×3.3×4.5,利用原池改建,配套设备新增污水提升泵2台,电磁流量计一台,浮球液位器1套,穿孔曝气系统1套;Ph计1台;
- 初沉池部分(包括:反应池一、反应池二和初沉池),反应池一二:通过加药系统加入聚合氯化铝(PAC)和聚炳稀酰胺(PAM),经搅拌反应;初沉池:去除反应池中的悬浮颗粒及部分难降解的无机物,总体工艺尺寸3.5×1.5×5.6+5×5×5.2(含泥斗),钢混结构,数量为1座;配套设备:污泥泵1台;
- 高效厌氧池:利用厌氧菌群在低溶解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将悬浮细小有机物和动物油脂水解使之溶于水,并将大分子复杂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简单有机物,在大幅度降低COD的同时为后续好氧生化处理创造有利条件,池内设穿曝气管以改善水力条件,保持污泥与污水完全混合反应,工艺尺寸:25.5×6.5×5.2,更换曝气系统,设置8套曝气系统;
- 接触氧化池:利用好氧菌群在溶解氧充足条件下的生命活动将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彻底消除污染物,池内设高效曝气器供氧,设好氧生化填料保持生物量,工艺尺寸12x10x5.2钢混结构1座,新增曝气系统2套,新增风机2台;
- 二沉池:对好氧池出水进行泥水分离,使混合液澄清,用于去除生化出水中的脱落悬浮生物膜,二沉污泥一部分回流接触氧化池和高效厌氧池,剩余部分排入污泥浓缩池中,工艺尺寸7x5x4.6钢混结构,新增污泥回流泵2台;
- 反应池三四:通过加药系统加入聚合氯化铝(PAC)和聚炳稀酰胺(PAM),经搅拌反应;絮凝沉淀池:去除反应池中的悬浮物及去除水中部分色度;总体工艺尺寸:5×1.5×5.6+5×5×5.2,钢混结构;
- 污泥浓缩脱水机系统1套:污泥脱水采用一体化浓缩脱水机处理工艺,滤液回流至调节池,泥饼外运;
- 污泥暂存间:用于脱水后污泥的暂存,工艺尺寸:5×1.5×5.6+5×5×5.2,钢混结构;
2.1.7生产主体厂房、锅炉、危险品储存及其它辅助建筑物
- 综合生产厂房
综合生产厂房位于略武公路南北两侧(含办公区、检验室以及中药提取车间),分两个厂区,占地面积29024.37m2。
- 一般库区及辅助用区域
一般库区占地面积4574m2,辅助用区域430m2。
- 总变配电、维修及浴厕
变配电室、机修间以及浴厕,建筑面积共为955m2,
- 锅炉房
占地264 m2,采暖锅炉选用两台4T的天然气蒸汽锅炉,年燃气量为490万立方米。
- 危险品库:
用于生产用乙醇贮存及其它危险化学品包装暂存,其中乙醇贮存及相应防爆防火用沙场等设施,共占地72m2,其它占地66 m2,共计为138 m2。
- 住宅楼及俱乐部
共占地2452.9m2。
- 供电、供水
设两路供电线路,供电负荷分别可达500KVA及1000KVA,同时备有4台发电备电机组,分别为500KVA2台,90KVA1台,200KVA1台。
水源为公司采用深井自来水,可满足全厂满负荷运行需要。
2.2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2.2.1工艺流程简述
废水经收集并经格栅去除较大的颗粒悬浮物后,自流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启动初期向调节池中投加碱,中和废水PH值。正常运行后可利用回流调整)。调节池中废水由提升泵提升至水解酸化池(把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降解部分有机物),水解酸化池出水进入集水池,通过提升泵进入UASB厌氧池,通过利用厌氧池的厌氧菌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使废水中有机物绝大部分被去除。厌氧池出水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通过氧化池内好氧微生物氧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出水进入后续的絮凝反应沉淀池(对絮凝反应池中投加絮凝剂),絮凝沉淀池出水可达标排放。
来自UASB厌氧池剩余污泥、二沉池剩余污泥以及絮凝反应沉淀池进入污泥浓缩池,污泥进行重力浓缩后进行脱水处理污泥外运。
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图见附件。
2.2.2生产设备
本厂的主要生产设备详见下表;
2.2.3主要原辅材料概况
2.2.3.1化学药剂使用概况
(1)污水处理站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化学药剂概况见下表
(2)污水处理站化验室中的化学药剂概况见下表
2.2.3.2能源动力使用概况
2.3污染物排放
2.3.1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污染物产生及处理措施现状
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污染物主要来自废水及污染物排放、药渣污水处理站和生活垃圾,若处理不当,将带来二次污染并对周边环境带来极大影响。
(1)废水及污染物排放
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废水主要是药材清洗废水,提取液浓缩废水、锅炉房清净下水、化验废水和车间清洁废水。
目前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废水排放量不低于为155t/d(38750t/a),其中生产废水水量为147t/d(36750t/a),生活污水量为8t/a(2000t/a),经化粪池处理后,与生产废水一并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独一味生物制药公司污水站最大处理能力为450m3/d,采用物化和生化技术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进出水水质为:
目前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水平完全达到《下载APP》(GB21906-2008)规定标准后排入王坝河。
(2)固废
目前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固废产生量为:药渣2100t/a,污水处理站污泥40t/a,生活垃圾110t/a,生产其它废料500t/a。药渣全部销售给周围农户做沤肥原料及生物肥料生产厂生产有机肥料,沪渣全部用作垫路和地基材料,生活垃圾全部送往城区垃圾处理场处置,即全部得到综合利用。
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见下表:
(3)废气
锅炉废气:本厂选用2台4T的天然气蒸汽锅炉,取低温燃烧等控制技术,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年用气量为490万立方米。
据环评报告可知,锅炉废气排放量为6676.7万Nm3/a,烟尘排放浓度约为17.22mg/m3,排放量约为1.176t/a;NOX排放浓度约为68.88mg/m3,排放量约4.58t/a,SO2排放浓度约为29.34mg/m3,排放量约为1.96t/a。锅炉废气中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均满足《og真人》(GB13271-2014)表2新建燃气锅炉,即烟尘最高容许排放浓度20mg/Nm3、NOX最高容许排放浓度200mg/Nm3、SO2最高容许排放浓度50 mg/Nm3。
锅炉废气经10m高钢制烟囱排放。
2.4环境概况
2.4.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公司地处甘肃省康县王坝乡李家庄行政村县设工业园之东,占地约136亩,309省道(略武公路)自西向东穿越厂区,厂区南王坝河自西向东约3公里处流入陕西省略阳县境内。公司厂区周围有当地村民居住,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直接影响着周围人群的安危以及相邻省内河流的水质安全。
2.4.2气候与气象
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陕甘川交界地带。境内气候属典型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全境处西秦岭南侧陇南山中,地质构造为昆仑秦岭地槽褶皱地带, 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最高海拔2483m,最低海拔560m,年平均气温11.5℃,无霜期208天,日照时数1652.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65mm。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地处甘陕交界之地,距陕西省略阳县境不足3公里。
2.4.3地质构造
王坝乡属碧口群前震旦系,其下部为基性火山岩系,上部为千枚岩板岩系,总厚度约10000米。该区同时分布着冲洪积物、坡残积物、冲坡积物、坡积物和生物堆积。河谷两发育河流阶地,局部阶地缺失,除一级阶地外,大都属于侵蚀阶地和基座阶地,高级阶地为四级阶地,高出河面约30~50米,其堆积物一般具有下部砾石层或砂砾层,上部为砂质粘土或黄土组成的二元结构特点。
2.4.5水文特征
公司位于王坝河下游,王坝河属嘉陵江一级支流,王坝河为出界河流,所处位置较敏感。
地下水类型为HCO3-—Ca2+型为主,水位埋深在河漫滩处为0-1.35m。
2.4.6土壤植被
(1)土壤
厂区土壤以黄棕壤和钙质土为主,河谷地带则为碎石土。
(2)植被
区内植被覆盖率较高,主要以沙松为主,四季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主要植被多为残败待育之天然次生林、灌丛、草本植物和人工栽培的经济林。次生林主要分布于高山地带,以落叶阔叶林为主。阔叶林以桦山松、油松为主,灌丛为马桑、箭竹等。
2.4.7地震
根据《og真人》(2008),康县地震基本裂度为Ⅷ度区。
2.5环境保护目标
厂区附近无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也无水源地保护目标。
1、水环境保护目标:确保排入王坝河水质达到Ⅲ类地表水标准限值;
2、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确保王坝乡李家庄村民生活区空气环境达到二类区标准;
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厂区周围的农田生态和自然植被水质达到Ⅲ类地表水标准限值及空气环境达到二类区标准。
周围环境保护目标详见下表;环境保护目标
3组织机构和职责
为了降低或避免特殊情况下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损失,确保有组织、有计划、快速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及时地组织抢险和救援,必须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机构,并明确该应急组织机构各成员的职责。
3.1应急组织机构
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建立了以董事长为总指挥的内部应急组织机构,具体体系构成见下图。
3.2职责
3.2.1组织机构及职责
- 公司专门成立环境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公司生产基地行政部,指挥部电话:0939-5939380(5939381、5939382)
-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如下:
总指挥:童天才(董事长)15336095308
副总指挥:罗丛江(总经理)13981764106
指挥部人员分工:
行政部主任:张翠英13830903540,王义金13830955691
设备部经理:龙治中13993915185
生技部经理:王正中13919563530
设备部副经理:马强13993933512
提取车间主任(一车间):李生伟13993943659
制剂车间主任(二车间):张晓娥18794130755、田斌18993922278、赵志梅13830918596
包装车间(三车间)主任:赵春丽15293379895
供应部经理:韩甲祥13830952113
质保部经理:李文学15103947290
应急分队:通讯队、治安保卫队、抢险抢修队、消防队、救护队、环境监测队、后勤服务队共七个应急分队。
- 指挥部职责
(1)审核重大事故处理预案;
(2)负责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组织调动各应急分队抢险救灾;
(3)随时研究救灾情况与出现的新问题,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
(4)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及事故统计报告工作。
(5)审核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
- 指挥部成员职责
(1)总指挥:负责指挥、组织协调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下达救援抢险命令。
(2)副总指挥:组织指挥应急抢险工作的实施,指挥协调各抢险队的抢险工作,向公司总指挥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抢险情况,组织搞好善后处理。
(3)行政部:协助副总指挥做好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施,接待好上级有关部门。及时了解事故危害范围,人员伤亡情况、环境污染情况、抢险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上报给副总指挥。协助抢险队疏散和保护人员,协助副总指挥搞好事故调查处理。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总后勤,组织和安排各种后勤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搞好善后处理工作;行政部保安班负责重大事故现场的治安保卫、警戒,协助组织抢险队抢险,负责危险范围内人员的疏散(含厂外居民)和危险警戒线的警戒。
(4)生技部:在副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事故信息的上报传递,生产系统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和生产调度;并对事故现场、危险部位和其它有可能波及到的生产工艺物料及时处理,做出决策。在整个生技部内组织车间主任、副主任、技术员、工艺员、班组长及主要骨干操作人员成立抢险队,进行紧急抢险救援;协助设备部排查事故设施设备,紧急切断危险源,进行抢修、堵漏。
(5)设备部:执行副总指挥的抢险抢修指令,组织抢险抢修队对发生事故设施设备、管道抢修,对事故现场的水、电、蒸汽、消防、危险源切断、堵漏等问题的处理。负责危险源设施设备、管线和风险防范措施的日常排查、修善。负责修订和完善突发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协助行政部对应急分队所有成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和环保、消防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及组织实践活动,并协助副总指挥对应急分队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演练。
(6)供应部:负责抢险救灾物资的及时供应,负责组织对现场的伤员急救及灾害扩散范围内的伤员急救和处理。
(7)质保部:负责危险品的监控,配合环境监测部门对水、气、土壤等环境污染的取样和监测;协助副总指挥搞好善后调查处理,查清事故危害范围以及对环境和境内物资的损害程度,并以书面材料报告给副总指挥。负责对受损物料进行检验,并监督事故发生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协助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实施,协助抢险队疏散和保护人员。
负责并负责对污水总排口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每周至少取样监测一次;通过监测管理分析,向副总指挥提出环境风险防范和日常运行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 应急小分队组成与职责
(1)通讯队
组成:公司建立突发性环境事件报警及应急救援信息通讯中心。
通讯中心办公室:行政部
队长(通讯中心总负责人):公司总经理
副队长(通讯中心值班负责人):行政部主任
(2)治安保卫队
组成:由行政部保安班人员组成。
队长:保安班长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交通指挥、危险范围警戒,协助抢救队指导群众疏散,同时也要维护厂内其它重要部位的安全保卫。
(3)抢险抢修队
组成:生技部及设备部相关人员组成。生技部以抢险救援为主,设备部以抢修、堵漏、控制危险源为主。
队长:生技部经理、设备部经理
副队长:各车间主任
职责:生技部经理和下属车间主任负责事故现场抢险救援,救出伤员、转移物资;设备部经理和机修车间主任负责事故现场危险源的切断、有关设备、管道、电气等抢修、堵漏任务。抢险和抢修人员要紧密配合,积极抢救抢修,极力控制防止危险事故蔓延扩大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将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4)消防队
组成:由生技部、设备部及公司内经公安消防部门培训过的兼职消防人员组成。
队长:生技部经理
副队长:设备部经理
职责:一旦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根据副总指挥的指令,负责组织全员力量自救,衔接市县等消防力量的投入和指导。
(5)救护队
组成:由供应部、行政部及汽车班人员组成。
队长:供应部经理。
职责:负责将抢险抢修队在事故现场和波及范围内抢救出来的受伤、中毒人员及时就地急救或送医院救护。
(6)环境监测队
组成:质保部、生技部、设备部等相关人员组成。
队长:质保部经理
职责:主要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现场环境污染程度的监测,调查事故危害范围以及对环境和境内物资的损害程度,并以书面材料报告给副总指挥。协助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实施,协助抢险队疏散和保护人员。负责对受损物料进行检验和并监督事故发生部门做好善后处理。
(7)后勤服务队
组成:由行政部、供应部等相关人员组成,下设两个组。
物资供应组:由供应部经理负责。
职责:负责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和运输。
生活服务组:由行政部办公室主任负责。
职责:负责抢险救灾有关人员及受伤人员的接待安排等。
3.2.2外部救援
外部救援机构均为政府职能部门或服务型机构,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通过信息传递需要实施外部救援时,相关部门本着“以人为本、快速响应”的原则,有责任和义务对og真人进行应急救援。外部救援机构包括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甘肃省应急管理、陇南市生态环境局、陇南市生态环境局康县分局、唐县应急救援队、康县人民医院等部门。由于公司目前无监测能力,因此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需委托陇南市环境监测站或第三方对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应急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4预防与预警
4.1预防措施
(1)安全防范措施
①危险物质的使用、贮运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严禁违法违规操作,严禁烟火,确保安全生产。乙醇库的原料均采用塑料桶或地埋式储罐,以免发生泄漏事件。
②、药渣以及生活垃圾设置围堰堆场并及时进行清理,锅炉通过麻石水浴除尘后的污水及药渣渗出的污水统一纳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地面洗消废水集中排入污水处理站。
③污泥储存间为危险废物暂存区,按危险废物暂存要求,设置门锁、危险废物标识,有专人负责值守。地面采用防渗处理,避免发生二次污染事件。
④公司将雨水管网最终汇集到污水处理站并与污水一并处理达标后排放。
⑤污水处理站设置应急池,用于泄漏物及处理不达标污水的应急处理,之后再次纳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污水处理站压榨后的污泥等有毒有害物质将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另行处置。
⑥原料储存区除采取防火堤防护外,还设置消防栓灭火装置,消防水通过雨水管网收集进入厂区应急池并最终汇入污水处理站。
⑦乙醇库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采用防爆型。乙醇库内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⑧厂区均匀分布设置消防栓,各车间、主要生产岗位配备灭火器等应急设施。公司车间设置有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洗消废水通过雨水管网收集进入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
⑨应急设施和物资设置专人负责,本企业的应急物资应该有灭火器、消防栓、防毒面具、报警器、绝缘服装、绝缘手套、充电式手电、应急照明灯、消防水带、高空作业保险绳等。正常情况下,按照规定例行检查,汛期要每天检查,保证各种物资的充足与完备。
⑩应当与供电部门保持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供电信息及停电计划以便安排实施应对措施。在停电时及时启动厂内自备的柴油发电机发电,保持设施正常运转。
(2)技术性预防措施
所有建筑物、设备、管道设置防静电接地设施。生产重要岗位、锅炉房以及乙醇库均设置消防、监控以及火灾报警系统。
(3)对危险源采取的管理措施
对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教育措施、以及个体防护措施三方面,对重点部位、关键装置实行承包责任制,指定了公司级、岗位级的安全承包责任人,同时指定一名安全主管人员,负责落实各项措施的实施,定期对承包责任情况进行考核并公布。对特种设备、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装置定期检测校验,及时维护保养,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制定了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责任制、应急救援预案和预案管理制度。每年对危险源进行一次全公司演练,岗位预案严格按照预案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学习和演练,通过演练持续改进。
(4)设置避险处和撤离线路,发生危险时及时安全撤离相关人员。厂内安全撤离路线图见附件。
4.2预警措施
4.2.1监测系统
本厂的预警监测系统主要是指监控人员数量落实到位、监测设施、仪器完善;监控场所的监控人员坚守岗位;监测设施、仪器状态良好。
本着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各重点排污口进行例行监测。正常运行时,其监控方式主要通过定期巡查设备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预警;巡检频率严格按照规程执行。
对于各项监测设施,要随时观察变化情况,如遇特殊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并上报。在汛期和雨量突然增大的时期,做好应急准备。
对各化验人员必须进行考核上岗,合格人员定期培训,监控、监测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做好监测记录。
4.2.2预警分级及预警方式
(一)预警的分级
根据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可能发生的部位、事故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对应危险源分级内容,经过风险评估后将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3级。由高到低,依次为红色预警(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橙色预警(较大突发环境事件)、黄色预警(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二)预警的发布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是唯一发布预警信息的单位。
每级预警方式主要通过固定电话、手机、对讲机迅速进行,然后随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会升级、降级或者解除。
4.2.3预警及措施
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指的是当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环境突发事件时,怎样在第一时间内将危险信息传送给厂内所有人员和周边涉及人员,以及怎样进行应急救援工作,将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降至最低。
当有关信息能够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必须要按照本应急预案执行。
进入预警状态后,本厂根据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及时上报给主管部门并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事故发生后首先按照指挥部的命令通过电话、警铃通知全厂人员,根据危险等级由对应的部门发布相应的预警通知;
(3)抢险组及应急救援队伍应立即进行应急状态,现场负责人及监测人员根据事故变化动态和发展,监测结果,及时向指挥部领导报告危险情况;
(4)根据需要采取的措施疏散、撤离或者转移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5)在事故发生一定范围内根据需要迅速设立危险警示牌(或隔离带),禁止与事故无关人员进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6)及时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物资材料供应保障工作。
4.2.4预警支持
公司的预警支持主要是监控人员数量落实到位;监测设施、仪器及药品的种类完善;监控场所的监控人员坚守岗位;监测设施、仪器状态良好;药品质量有保证。
4.2.5预警级别的调整和预警解除
预警级别根据事态发展客观情况及造成的环境影响,由应急指挥部进行调整,做出决定。
当突发事故得以控制,且符合有关标准,红色、蓝色预警经应急指挥部会同地方政府确认批准,解除预警;黄色预警由应急指挥部批准解除。